产品总览

张继科直言泡泡玛特玩偶无价值:乒乓球课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

2025-06-27

近日,国乒大满贯得主张继科在直播中因拒绝高价泡泡玛特玩偶引发热议。当工作人员递上价值千元的 Zimomo 大天使玩偶时,他直言 “这东西没价值”,并强调 “课程才有价值感”。这一言论迅速登上热搜,折射出传统体育教育与潮流文化之间的价值观碰撞。

一、张继科的价值取舍:实用主义与情感消费的冲突

在直播现场,张继科面对泡泡玛特 Zimomo 大天使玩偶的态度十分坚决。这款官方售价 1299 元、二级市场炒至 3000 元的限量版玩偶,在他眼中 “只是物件”。他多次要求工作人员 “拿走”,并向观众强调乒乓球课程的实际价值 —— 通过技能提升带来的长期收益,远高于玩偶的瞬时娱乐性。

这一态度并非偶然。张继科此前曾因 “购买课程才能报名乒乓球赛” 引发争议,其团队解释称这是为了普及专业教学资源。在他看来,体育课程不仅能强身健体,更能培养专注力、抗挫折能力等核心素养,这与伊顿公学 “体育塑造人格” 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。

二、泡泡玛特的价值密码:从玩具到社交货币的蜕变

与张继科的实用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泡泡玛特的潮玩早已超越玩具属性,成为年轻人的情感寄托和社交符号。LABUBU 等 IP 通过拟人化设计、限量发售策略,构建了独特的 “谷子经济”—— 消费者为情绪价值、收藏成就感和圈层认同买单。

数据显示,泡泡玛特 2025 年一季度海外收益同比暴增 475%-480%,LABUBU 薄荷色珍藏版更以 108 万元创下拍卖纪录。收藏家岳彬认为,LABUBU 承载着 “文化认同和情感表达”,甚至成为一种国际生活方式。这种现象级成功,源于泡泡玛特精准捕捉了 Z 世代对 “不确定性惊喜” 和 “陪伴属性” 的需求。

张继科直言泡泡玛特玩偶无价值:乒乓球课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

三、价值之争的深层逻辑:功能主义与体验经济的博弈

张继科的言论本质上是功能主义与体验经济的碰撞。体育课程代表着 “技能提升 + 健康投资” 的实用价值,而泡泡玛特则指向 “情感满足 + 社交资本” 的体验价值。两者并非对立,而是反映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。

从教育视角看,体育课程的价值已被科学验证:它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,培养团队协作与抗挫折能力。但泡泡玛特的火爆也揭示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—— 在快节奏生活中,潮玩成为缓解焦虑、表达个性的出口。正如江西师范大学 “武术 + 花式篮球” 的跨界尝试所示,传统与潮流的融合或许能创造新的价值范式。

张继科与泡泡玛特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官方网站的价值之争,最终指向一个核心问题:在物质丰裕的今天,我们该如何定义 “有价值”?是追求技能提升的实用性,还是拥抱情感共鸣的体验性?

事实上,两者并非非此即彼。正如伊顿公学将体育课与文化课并重,现代人的生活也需要多元价值的平衡。对于张继科而言,坚持课程价值是对体育教育的坚守;对于泡泡玛特玩家来说,为潮玩买单是对兴趣文化的热爱。这场争议的意义,或许在于提醒我们:在价值多元的时代,尊重差异、理性选择,才是成熟的消费态度。